首页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更多精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微信(shskjqkxh)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第十届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1-17 浏览: 53


2025年1月10日下午,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第十届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工委)第二次工作会议于上海瑞金医院召开。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编审,以及来自上海市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16名青工委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青工委主任委员王晓宇主持。

吴坚编审对青工委在2024年度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青年编辑团队寄予了殷切期望。展望2025年工作蓝图时,她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编辑们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巧妙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编辑工作,进一步提升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此外,吴坚编审分享了团队的调研成果——通过广泛收集各省市对科技期刊扶持现状的数据,团队将调研结果与上海市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上海市在推动科技期刊发展方面具备巨大潜力。她呼吁青年编辑们积极参与高水平期刊的建设,为提升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科研影响力与学术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在“上海市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经验分享环节,《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主任张伊人、《世界地理研究》副编审苏盼盼、《上海医学》编辑部潘天昳、《检验医学发现(英文)》副编审王尔亮分别分享了自己从事编辑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

张伊人表示,热爱是持续工作和保持责任感的重要动力,它驱使我们在出版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不断自我学习,掌握新的技能,紧跟行业动态。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个人发展的节奏和路径,避免职业倦怠。她寄语各位编辑同仁:“希望大家能够站到对你有所期待的人群当中去,不辜负那些热情,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



苏盼盼随后分享了个人的成长经验,如坚持参与各类评选和申请项目,她表示:“即使屡战屡败也不放弃,因为从中能收获宝贵的经验。”青工委平台对她而言至关重要,不仅给予了她主持论坛和参加辩论赛的机会,还为她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谈及选题经验,她提到可通过类比自己编辑的学术文章中的研究方法或内容,运用到出版学中来进行选题。此外,她还分享了自己所在学校评审职称的一些标准,为其他编辑提供了参考。



潘天昳认为,帮助作者完善文章结构的过程是种快乐。平时,她会通过阅读文献来不断提升自己。面对期刊发展的挑战,她提出了通过开设专题专栏来提升作者的投稿意愿,增强期刊影响力。在编辑工作中,她还摸索出发表文章的脉络,并利用数据分析来辅助编辑创新。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她鼓励编辑人员多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王尔亮致谢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对瑞金医院编辑部的信赖,将青工委第二次工作会议选址于本院。她表示:“未来将全力支持并协同青工委的工作,展望2025年,青工委将齐心协力,共促青年编辑茁壮成长,编辑事业繁荣发展。”


随后,王晓宇对本届青工委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并介绍了2025年工作计划。2024年,青工委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需求调研、沙龙、论坛等。青工委通过需求调研深入了解青年编辑的期望,组织了首届“海上青编青藤”论坛、首届“海上青编青檀”沙龙,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与学术出版和中文刊高质量发展,还通过多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青年风采展示、“海上青编腾飞”项目的答辩与选题发布,推动青年编辑群体的交流与成长,帮助青年编辑提升学术水平和项目执行能力。

2025年,青工委工作目标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提升青年编辑的职业素养;二是增加青年编辑的办刊经验;三是促进青年编辑的交流合作;四是实现青年编辑的自我价值。青工委计划于线上举办第二届“海上青编青藤”论坛,于线下举办“海上青编青檀”沙龙,该活动将针对前期调研的青编关注热点,邀请上海地区优秀青年编辑分享经验。另外,计划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期刊Talk”活动合作,开展系列分享。同时,还将召开第三届“海上青编腾飞”项目中期答辩会议。此外,计划更新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微信公众号关于第三届“海上青编腾飞”项目的介绍。最后,青工委将与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其他专委会/工委会联合举行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等。


青工委委员们在会议上积极讨论,相互分享,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展望新程,青工委全体成员将齐心协力,持续聚焦青年编辑群体。立足上海,为广大青年科技期刊编辑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助力他们在职业道路上稳步成长,向着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迈进。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供稿 | 易迪

审校 | 王晓宇、吴坚